新闻中心

成功案例

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发布

发布时间:2023-11-17 19:15:39
浏览:74

  ■互联网诊疗病历记录按照门诊电子病历规定来管理,保存时间不可以少于15年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细则》指出,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用AI等自动生成处方。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与该实体医疗机构同时校验;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单独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互联网医院,每年校验1次。

  《细则》强调,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对在该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的人员进行监管。医务人员如在主执业机构以外的其他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根据该互联网医院所在地多机构执业有关要求进行执业注册或备案。

  《细则》明确,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等,由接诊医师留存有关的资料,并判断是不是满足复诊条件。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别的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细则》提出,互联网诊疗病历记录按照门诊电子病历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保存时间不可以少于15年。诊疗中的图文对话、音视频资料等过程记录保存时间不可以少于3年。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病历信息,应当与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格式一致、系统共享,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医疗机构应建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隐私保护等制度,并与相关合作方签署协议,明确各方权责关系。互联网医院变更名称时,所保管的病历等数据信息应当由变更后的互联网医院继续保管。

  《细则》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在省级监管平台中设定互联网诊疗合理性判定规则,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施分析和监管。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最少可用原则”采集医疗机构的有关数据,重点包括医疗机构资质、医务人员资质、诊疗科目等信息,对互联网诊疗整体情况做分析,并明确整改期限。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出台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 下一篇:保证线上诊疗质量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来了--健康·生活--人民网
  • 联系我们
  • 地址:山东省济南高新区新泺大街奥盛大厦1号楼12F
  •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1601室
版权所有:火狐体育官方网站app ICP备123 Copyright © 2014 Msunsoft.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