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谈的较多的就是医院相互连通建设,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比如集成平台;二是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比如医联体。
互联互通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医院参加互联互通测评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获评相互连通高等级(四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数量明显地增加。业内人士普遍感觉,从四级乙等到四级甲等是个比较高的台阶,需要跨大步才能迈上去。这一点,从分级要求上就能看出来。
医院相互连通测评,即国家医疗健康信息相互连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应用评价分为五级七等,每上升一个等级,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一、二级对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集标准化的要求,到三级时医院信息平台对于共享文档标准化的要求及基于平台的数据整合,再到四甲建成较完善的医院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最终到五甲五乙展现出相互连通的实际应用效果。
根据《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相互连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以下简称《测评方案》),医院信息相互连通测评的应用效果评价分为 7 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 级、三级、四级乙等、四级甲等、五级乙等、五级甲等,每个等级的要求由低到高逐级覆盖累加,即较高等级包含较低等级的全部要求。
虽然强化信息相互连通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在实践过程中,医院仍然面临众多挑战,比如标准化改造工作量大、信息安全要求提高、新技术应用尝试难等。
具体来讲包括:“信息孤岛”严重:医院部署的HIS、EMR、PACS等诸多应用与架构独立建设,皆为按项目采购,数据之间并未有效打通,底层IT架构包括虚拟化、小机、超融合等多种形态,未形成标准化、统一的医疗数据资源;
互联不互通:业务分散在多个架构之中,不一样的品牌的IT资源更迭导致扩容速度慢、时间长,甚至无法扩容;
数据难流动:数据流动起来才有价值,但受架构限制,多源异构,且不同热度的(热、温、冷)数据很难按需分级存储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迁移风险大;
灾备难规划:相互连通须守住安全这一底线,传统灾备方式备份速度慢、恢复耗时长等问题,亟需一套专业的灾备方案,保障业务系统持续运行。
医院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以满足相互连通和评估要求的最佳途径是从顶层设计和规划医院运行管理体系,及时梳理现有运行管理体系的功能和缺陷,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改进。具体来说,医院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构建运营管理系统:
医院最好在建设之初就把数据和信息流程的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以战略目标为基础,以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的过程为基础,借助信息工具,构建战略管理闭环、预算管理闭环和绩效管理闭环,并将这些管理闭环落实到业务中。
除了构建面向当前运营需求的基础运营管理系统之外,医院还需要重视国家的医改政策,以及医疗业务的发展,强化运营管理方面前瞻探索。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是医院流程智能化和管理精细化的基础支撑。作为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工具基础,选择正真适合的信息集成平台是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推动运营管理体系完善的重中之重。
医院相互连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说临床应用系统部署建设属于信息化初级阶段,那么相互连通就属于中高级阶段。
因此,要让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地推进,实现相互连通并能取得实效,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而且要由一把手亲自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共同协作,才能让信息化建设有坚强保障。
● 新年贺词 太原市数字健康保障中心:同心共战疫 扬帆启新程 ● 抗击疫情 太原市卫健委联合京东健康开通“新冠极速问诊” ● 划重点!新冠康复期热点问题解答
上一篇:卫健委:才智医院建造方向 下一篇: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智慧医院建设